家眷 (第2/2页)
“嗯,我儿言之有理。”袁绍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,他看着袁熙,示意他继续说下去。
闻言,袁熙接着说道:“父亲,当今天下尚未平定,我们还需要鞠义这样的将领,为我们袁家征战沙场。等天下太平之后,到那时马放南山,再处理这些事情也不迟。现在若是因为一时之气而处置鞠义,恐怕会引起军中的动荡,而且还会让其他势力有机可乘。”
袁绍沉思了良久,他站起身来,在书房内来回踱步。袁熙静静地坐在椅子上,等待着父亲的决定。
袁绍终于停下脚步,他看着袁熙缓缓说道:“显奕,你说得有几分道理。但也不能就这样放纵不管。我会找鞠义好好谈一谈,让他收敛一下自己的行为。”
袁熙松了一口气说道:“父亲英明,可令鞠义将军驻守河间,抵御公孙瓒侵袭,将功赎罪。”
袁绍点了点头:“就如此吧。显奕,你也要多关注军中之事,若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,及时告知于我。”
袁熙恭敬地回答:“是父亲。孩儿定当竭尽所能。”
于是,袁绍敲打鞠义一番后,让鞠义驻守河间。防备公孙瓒南下,虽然没有加封官职。但后勤给足了。
。。。。。
卿本佳人,奈何为贼?
这个历史时空,袁熙能做的就是,不让吕布二度弑父,这是袁熙对吕布,最大的尊重了。
吕布这等无双猛将,应该死在两军交锋,血洒疆场,而不是白门楼,袁熙会给他一个体面的。
。。。。。
界桥大战后。
袁绍也开始,治理冀州诸多政务,有了沮授、田丰等,内政人才的协助。
冀州也迅速地,安定下来,一切大小军政事物,井井有条的进行着。
袁绍大肆封赏了,上次大战中的,众将领谋士,除了财帛,还分了田产。
袁熙一营表现出众,得到了袁绍的嘉许,在袁熙的周旋下,也追加配备了一些,精良的器械和军马。
袁绍的家眷,也从濮阳出发,来到了邺城,包括袁熙母亲刘夫人,三弟袁尚,还有高月,以及那位王妃。
。。。。。
袁熙站在庭院之中,目光紧紧盯着庭院的入口,自从家眷从濮阳来到邺城,他还未曾好好与高月相聚。
不多时,高月的身影出现在入口处。她迈着轻盈的步伐,一袭淡色的长裙随风飘动,如同玄女下凡一般。
袁熙快步迎了上去,一把将高月抱起。“想死我了。”
闻言,高月轻笑着,嗔怪着袁熙道:“显奕,这大庭广众之下,成何体统。”
袁熙却满不在乎地说:“我与娘子许久未见,小别胜新婚,哪管得了这许多。”
说罢,袁熙拉着高月的手走进屋内。屋内早已备好了精致的点心和香茗。袁熙让高月坐在软榻上,自己则坐在她的身旁,紧紧握着她的手。“这些日子可曾想我?”
接着,高月红着脸,点了点头:“显奕不在身边,每一日都甚是想念。”两人就这样依偎着,诉说着离别后的思念之情,时而欢笑,时而低语,恩爱异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