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章誓师,战是为了守护 (第2/2页)
“战,是为了守护……”
站在一旁的高侃和薛仁贵见状,毫不犹豫地一同将他们粗壮的右臂高高扬起,口中高呼着相同的话语,以此来响应李承乾的号召。
“战,是为了守护……”
伴随着这一声声激昂的呼喊,军士们原本平静的心湖像是被投入了一块巨石一般,瞬间掀起了汹涌澎湃的情感波涛。
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跟着高喊起来,那震耳欲聋的呼喊声响彻云霄,经久不息。
至此,这场盟誓的目的已然达成。
只见李承乾缓缓抬起的手又慢慢地放了下来,随着他手臂的落下,那如雷鸣般的呼喊声也戛然而止,整个场面顿时变得鸦雀无声。
稍作停顿之后,李承乾再次开口说道:“军人,其存在的意义便是守护,守护我们脚下的土地,呵护我们身后的家人。”
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名军士的脸庞,试图让他们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。
接着,李承乾提高音量继续道:
“你们要清楚地明白,此次战役并非是为本宫一人而战,而是为了你们自己、为了你们所珍视的一切而战。如今,这四道之地本宫都已按照户头平均分配给了你们,所以你们现在也是在为了捍卫你们自己的权益而战。”
说到这里,李承乾稍稍顿了一顿,然后用一种严肃且认真的语气问道:
“假如本宫告诉你们,这场战斗完全出于自愿,并且不会发放任何军饷,那么,你们是否依然愿意投身于这场战争之中呢?”
此时此刻,现场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默,但很快就有人高声回应道:“愿意!哪怕没有军饷,为了我们的家园和亲人,我等也在所不辞!”
“愿战!”
“愿战!”
……
短陆续的声音响起,最后汇成了一片。
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!6=9+书_吧首发本。
如今他们享受到的一切,都是未曾有过多福利。
岂能不会为之而奋战呢?
见状,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自愿而战,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战力。
“当然了,你们为国尽忠,国家也不会负你等,军饷照发,此战,你们若能顺利归来,本宫亲自为你们颁加勋荣,若是战死,魂入武庙,你们的家族,举国赡养。”
李承乾激励道。
“战!战!”
战意昂扬,每一个军士,在此时,都有了信念。
不似以前那样,盲目的作战,被逼上战场。
此时的他们,更仿佛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使命,参军已然成为了一种荣耀的象征。
为国为战,为家人为战,为守护而战。
而,这些,也正是李承乾所期望要达到的效果。
“在此,本宫祝全军能凯旋归来!”
李承乾一挥大手,大片的积雪飞扬。
“大军开拔,北伐!”
薛仁贵高吼道。
一千多人,在一瞬间,全部向后转动,头也不回的,向军营外走去。
“殿下,大军已经走远,我们也回去吧。”
很久之后,武行才走至李承乾的身后,轻声说道。
雪地上的痕迹,已经被冰雪完全覆盖。
“武行,回去之后,让不良人,将从军报国、保卫家园的思想宣传入每一郡县。”
李承乾十分郑重的吩咐道。
之前所行的政策,也该到检验的时候了。
人是自私的。
只有自己的利益在被侵害到时,才会急眼。
李承乾将土地分发下去,已经是将四道的百姓绑在了一起。
只有他们不想将这得之不易的土地,再次拱手让人,就会爆发反击,与敌人拼命。
而李承乾要做的,就是牵好这个头。
“另外,朝堂那边,可有何异动?诸多的安排,也可否落实?”
如今的所有重心,均转移向了唐本土。
“回禀殿下,不良人均已经秘密渗透而入,不久之后,应该会有消息传来。”
武行禀告着,之前的唐军归唐,也是带着一定的目的性。
其中参杂着不少的不良人细作,以此打入唐国本土。
“先重点打探范阳的消息,此乃卢氏之起源重州,不容有失。”
欲要从辽东打回去,面对的第一个大族,便会是范阳卢氏。
同时,他也是代表着北方山东一代的门阀力量。
历史之上,由山东氏族翻起的滔天巨浪,不知凡几。
这股力量,是绝对能左右国家的走向。
别看着其是以氏族的形式存在,其后背的能量可大了。
“遵殿下之令,末将会再加入人手,对范阳一带进行渗透。”
李承乾如此看重,武行那肯定要多加布置了。
“兵法有云,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;攻城之法为不得已,欲要战而胜之,还需要在之前放走的唐军身上下文章。”
李承乾再道。
“殿下何意,末将不懂,还请殿下赐教!”
武行想了半会,还是不得其法。
“将军士解甲之前,不是让他们充分学习了我们这边的政策了吗?也已经让目睹了我们这里的百姓的生活。”
“平心而论,如果你只是一个平民,是愿意生存在四道这里,还是唐本土之上啊?”
李承乾行一步,就有着诸多的算计了。
“那当然是生活在这里了!”
武行想也没有想,便脱口而出。
诚然,大唐的繁华,是属于上层阶级的,和他一个平头老百姓没有半毛钱关系。
而相反,辽东四道的福祉,是真的惠民。
“那就让不良人四下宣传土地承包制的信息,那广大的农民朋友,都是我们的盟友,要想推翻氏族世家的统治,绝对要有他们的支持,不然绝对不能成事。”
李承乾最大的底牌就是底层的百姓。
不然,想要以四道之地,撬动大唐的世家,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了。
“诺!”
武行的内心,也被李承乾这份深谋所触动。
布局太远了。
可以说,在步入这片大地之时,就已经有了谋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