泼墨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泼墨文学 > 乃公刘邦 > 第25章 制造水转大纺车(上)

第25章 制造水转大纺车(上)

  第25章 制造水转大纺车(上) (第1/2页)
  
  (这一章,介绍纺车发展史的地方,不想看的读者老爷们可以跳着看,写的太多,导致剧情干瘪,不过不影响主线。想了解纺车发展史的读者老爷们,可以试着看看,因为确实太干瘪了。)
  
  “哎哟我的好二哥,你这话说出去别人信,我可不信。”
  
  刘喜傻嘿嘿的看着他,听着刘邦的话语,他并没有继续说下去,而是将话题转回到了正题:“你想怎么利用水?”
  
  “二哥你看我做过事吗?”
  
  “没有。”
  
  “既然有了水,人也就不用亲自去干活了。”
  
  “人不去干活干什么?”
  
  “去打仗,去保护好自己的家人啊!”
  
  刘喜点了点头,恍然大悟,可是他还是感到疑惑,通过水力去转动纺车,难道就一定比人力要方便吗?
  
  水转大纺车和脚踏纺车都是中国古代纺织机械的重要代表,它们在纺织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。脚踏纺车至少在东晋的时候就有了,而水转大纺车,发明于南宋后期,中间相差了几百年的时间。
  
  对于古代纺纱的历程,主要分为四个时期:徒手纺纱,纺专纺纱,纺车纺纱(手摇纺车纺纱,脚踏纺车纺纱),大纺车(水转大纺车)纺纱。再后来,就是用现代机器开始纺纱了。
  
  它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两大部分,第一个部分是非纺纱机械纺织;第二个部分是纺纱机械纺织。
  
  非纺纱机械纺织包括纺专纺纱,纺车纺纱;纺纱机械纺织包括纺车纺纱,大纺车纺纱。
  
  判别一个纺纱工具是不是纺纱机械纺织,应该从纺纱机械的三个构件判断,纺纱机械的三个构件分别是:动力装置,传动装置,工作装置。
  
  纺专是一件没有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工具,所以它并不是机械设备。而纺车的结构完全具备纺纱机械的三个构件,它的动力装置包括绳轮、曲柄;其传动装置则是连接着动力装置和工作装置的绳或皮带;其工作装置就是锭子。
  
  徒手纺纱是在新石器时代以前,所谓徒手二字,就是用脸,大腿,瓦片作为平面进行麻线的搓揉加捻。
  
  纺专纺纱出现在新石器时代,那时的人们利用纺专进行纺纱。纺专由捻杆和纺轮两部分组成。捻杆多是木,竹,骨,金属制成。甚至还有玉质捻杆。纺轮多是石,木,陶,骨制成,多为中间穿孔的圆饼状物体。纺专多是将捻杆插入纺轮,捻杆和纺轮正是通过这种“榫卯”结构固定,组成成为最简单的纺专。
  
  纺专纺纱的操作程序如下:先把要纺的麻、葛、毛等纤维捻一段缠在捻杆上,然后垂下,一手通过绕在纺专上的纤维线将纺专提起,一手转动纺轮。纺专自身重力将一堆乱麻似的纤维牵伸拉细,纺轮旋转时所产生的力偶,使拉细的纤维加捻而成麻花状。在纺专不断旋转的过程中,纤维牵伸和加捻的力也不断沿着与纺轮垂直的方向,即捻杆的方向,向上传递,纤维不断被牵伸加捻。当使纺轮产生转动的力消耗完的时候,纺轮便停止转动,这时将加捻过的纱缠绕在捻杆上,然后再次给纺轮施加外力旋转,使它继续“纺纱”。特纺到一定的长度后,就把已纺的纱缠绕到捻杆上去,如此反复,一直到纺专上绕满纱为止。
  
  纺车纺纱最早在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出现,此时的纺车不仅被用于纺纱,还用于络丝。络丝是指将多根丝并在一起的丝缕,通过丝钩并合加捻,络到纺车的竹管上的操作。用纺车纺纱和络丝的发明在古代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项技术革命,因为从纺专到纺车的应用完成了简单纺纱工具到纺纱机械的巨变。
  
  若是抛去非纺纱机械纺织,按照纺纱机械纺织的技术水平的发展历程来划分,又可以分为小纺车阶段,大纺车阶段,水转大纺车阶段。
  
  小纺车包括手摇纺车和脚踏纺车,形制相对大纺车要小得多,锭子最多不超过五锭,只需一人操作。
  
  中国古代手摇纺车经历了手拨轮辐传动纺车(估计战国已出现,最晚在西汉时出现)→手摇曲柄轮辐传动纺车(最晚北宋)→手摇曲柄轮制传动纺车(绳为,最晚南宋,钱选《子别母》中出现)→手摇曲柄轮制传动纺车(木为辋,最晚出现在元代)的发展过程。
  
  中国古代脚踏纺车经历了脚踏单锭、二锭纺车(估计西晋末年因为当时家用坐具传入汉族)一脚踏三锭纺车(估计东晋)一脚踏五锭纺车(最晚元代)的发展过程。
  
  大纺车包括人力操作的大纺车和畜力操作的大纺车,形制相对小纺车要大得多、锭子数量很多。
  
  大纺车纺纱在元代之前就有了。相对于小纺车而言,具有锭子多,形制大的特点。现存最早关于大纺车的记载见于元代《王祯农书·衣器图谱》。明末徐光启的《农政全书》中亦有介绍,清末卫杰的《蚕桑草编》中也介绍了江浙水纺车(这里的水纺车指大纺车,并不是水转大纺车)。大纺车一直沿用到近代,直到近代纺纱机出现才退出历史舞台。
  
  水转大纺车和大纺车结构大体相似,它比大纺车多了一个驱动水轮,它的图像信息仅出现在《王祯农书》中。水转大纺车似乎在元代存在过,但是它却没有大纺车那么幸运,据相关文献考证,它似乎在明代就已消失。大纺车以人力、畜力为动力纺纱,而水转大纺车以水力为动力纺纱,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。
  
  不过有意思的是,作为工业革命的起点,可以说,自动纺纱机的出现,促进了人类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质变。1769年,具有实用价值的阿克莱水力纺纱机方定型并推广,嗣后克隆普顿又将阿克莱水力纺纱机与哈格里夫斯发明的“珍妮”纺纱机加以改进并结合,于1779年发明出更优良的改良水力纺纱机――“骡机”。自此以后,英国纺织业便在大机器生产的道路上一路发展,成为工业革命的领头工业部门。因此阿克莱水力纺纱机的发明,通常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。
  
  只是,水转大纺车,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啊!
  
  关于古代纺纱的历程,刘邦并不知情,他只是有什么就想到什么了,反正在那未知的记忆之中,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比这个时代的东西要强很多。
  
  在他那未知的记忆中,唯一烂熟于心的是那四次工业革命,似乎还是有人要求它强制性记忆的。
  
  “老三,就一定需要用水力去转动它吗?若是这台纺车到了没有水的地方呢?”
  
  刘邦沉思了一会,说是说沉思,实际上就是在那未知的记忆中寻找记忆,很快,他抬头,看着刘喜,道:“其实人力,畜力也是可以的。”
  
  “我之所以思考用水力,是因为我们沛县的水源比较丰厚。”
  
  “其次,我们这里的人比较少。不只是我们这里的人少,我估计接下来一段时间,因为战乱,人会越来越少,所以我们做东西,能不依赖人力尽量不要依赖人力,况且暴秦征了那么多年的例子摆在那里,我们可不能重蹈覆辙。”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