泼墨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泼墨文学 >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> 第三百七十章 高丰公司刘亚烈(感谢大佬们的投票!)

第三百七十章 高丰公司刘亚烈(感谢大佬们的投票!)

  第三百七十章 高丰公司刘亚烈(感谢大佬们的投票!) (第1/2页)
  
  通过改变种植模式来提高单产,加速推广,这对郭阳来说不难。
  
  但对普通的技术人员来说,贸然改变种植模式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。
  
  照本宣科才是常态。
  
  他也不清楚前世火龙果产业是怎么突围的,但现在嘉禾必须得先改变。
  
  郭阳问:“对了,刚才提到的高丰公司,他们的火龙果品种也是玫瑰蜜香吗?”
  
  “有一部分是。”黄恩回道:“高丰是02年就开始建园,03年出苗,05年市场上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产火龙果,但08年的雪灾让高丰的园子损失惨重,火龙果树一棵棵死去。
  
  那时刘亚烈才找到了这里,引进了一批玫瑰蜜香。”
  
  说起那场雪灾,黄恩和纪会兵依然心有余悸。
  
  还好那时嘉禾做了充足的准备,灌水覆草,搭棚覆膜,一番折腾才保下了树。
  
  那次防冻防灾恰好也是董事长格外强调的指示。
  
  所以,两人对于郭阳提出的两项新技术的探索,抵触心理并不强。
  
  郭阳说:“高丰的果园是在钦州吧,来都来了,我也去那边转一转。”
  
  钦州是平陆运河的重要节点,也是后续麻风树能源林发展的重要基地。
  
  在找到火龙果推广慢的原因后,他也没有耽搁,直接就往南出发。
  
  这等风风火火的速度,让瞿阳有点讶然,“问题这就解决了?”
  
  “解决了。”
  
  “这么快啊。”
  
  “不然呢,这种事只要勘破迷雾,处理起来就很简单。”
  
  简单吗?
  
  对种植基地的人来说,这是困扰了好几年的问题。
  
  目前,国内的火龙果亩产量都不高,亩产2000斤已经算是高产。
  
  而刚才老板在基地停留的时间绝对不超过15分钟。
  
  “老板,你如果搞研究,绝对也是这个。”瞿阳比了比大拇指。
  
  “我也一直在做育种,明天再去趟南繁吧。”郭阳呵呵笑道,其实他更愿意每天和土地打交道。
  
  火龙果基地。
  
  黄恩望着离去的车队,有些出神,“老纪,董事长说的种植方法真能增产吗?”
  
  “单双联排模式和夜间补光,从火龙果的生物特性上说得通,增产没问题,具体就看能增产多少。”
  
  这技术浅显易懂,会者不难,也就是一层窗户纸的问题。
  
  十来分钟的时间,纪会兵已经认可了这两样技术。
  
  “董事长还真是让人出乎意料。”
  
  黄恩点了点头,“感觉比我还更懂种植管理。”
  
  纪会兵瞥了他一眼,心想,别说你了,就连我这个在果业摸滚打爬几十年的老油条,也一时惊为天人。
  
  只见了一面,郭阳就给基地的人留下了一个深刻印象:懂行!
  
  汽车绕了一段路过后,才到了平塘江口,这是平陆运河的起点。
  
  运河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,有丘陵山地,也有河谷平原。
  
  葱绿的果树层出不穷。
  
  时而在丘陵山地上也能看到麻风树的种植痕迹,麻风树苗圃外也停满了来运苗的货车。
  
  更引人注意的是,沿线多了不少冲着能源林来投资的企业。
  
  各种正在进行土地整理的工地上停满了各种各样的工程机械,阵势不小。
  
  颇有资本下乡的味道。
  
  一路没有停留的到了陆屋镇。
  
  这里是进入钦江干流的节点,顺着干流南下就能抵达北部湾钦州港。
  
  过了陆屋,没过多久,就看到了一个位于半山坡的火龙果园。
  
  依然是单株种植的模式。
  
  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,让每株火龙果都能获得足够的阳光、养分和生长空间,是生产高品质火龙果的不二法宝。
  
  单株产量也很高。
  
  但密度太低,一亩只有400~500株,总体产量有限,同时单株种植会大幅增加土地和劳动力成本。
  
  加大了火龙果的推广难度,让其难以走向千家万户。
  
  而单联排一亩能达到800株,双联排能达到2200株,总产量的差距巨大。
  
  刘亚烈,一个马来西亚人,其是第一个将红心火龙果带到国内的人。
  
  也应该是在国内商业化种植火龙果的第一人。
  
  郭阳在园区入口处见到了刘亚烈。
  
  只见其身形单薄,个子不高,穿着一件黑色薄外套,身边还站着一个穿着黑红斑点状衣服的中年妇人。
  
  “刘总,冒昧来访,多有打扰。”
  
  “郭总这话就客气了,欢迎还来不及呢,嘉禾的玫瑰蜜香可是难得一见的极品品种,极其受市场喜欢。”
  
  刘亚烈笑了笑,跟着介绍了其太太钱雨。
  
  钱雨笑道:“郭总,玫瑰蜜香是我吃过最好的火龙果。”
  
  “哈哈,谢谢。”
  
  “郭总,你可能不知,我非常喜欢吃火龙果,各地的火龙果都品尝过,玫瑰蜜香的口感最好最出众。”
  
  钱雨赞不绝口,两口子的普通话也说得很好,比本地人的方言普通话听起来顺耳多了。
  
  郭阳道:“你谬赞了。”
  
  “这可是肺腑之言。”刘亚烈说:“郭总,你可能不知道,我原来在马来是从事油棕种植和棕油生产的,规模也不小。
  
  那时我太太就特别喜欢吃火龙果,但在马来西亚,能买到的都是进口的白肉火龙果,口感非常不好。
  
  所以,我就给我太太说,我种给你吃吧。”
  
  钱雨附和道:“刚开始以为只是一句玩笑话,但没想到他那么认真。又是查资料,又是引种,还真让他在马来试种起来了。”
  
  两人有秀恩爱的嫌疑,让郭阳心里有点发酸,早知道就把林可青带上了。
  
  “怎么不继续在马来种呢?”
  
  “马来西亚的土地不适合规模化种植火龙果,那时候,大概只能满足我太太的胃口。”
  
  刘亚烈说:“火龙果是欧洲人眼中‘口服的化妆品’,枝条和朵也有诸多价值,但国内却大部分是进口,全国能吃上火龙果的人还不到3%,市场潜力巨大。
  
  于是考察后,就来钦州投资建园,历尽磨难,才从最初的400亩,拓展到现在的8500亩。”
  
  钱雨拉了拉刘亚烈肩膀,“哎呀,尽扯这些,赶紧带郭总进屋坐,尝尝果子。”
  
  “对,你看我,郭总,快请。”
  
  “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。”
  
  郭阳一边走,一边打量着果园的布局。
  
  和嘉禾的果园铺满浅浅的绿肥不同,高丰的基地打理得一尘不染,果园里看不到草的身影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